世界杯上“一掷千金”的起亚,在华却陷入破产的危机。

近日,“起亚在华合资公司资不抵债”的传闻闹得沸沸扬扬。

根据起亚公司发布三季度财报显示,截至三季度末,其在华合资公司悦达起亚负债总额达到了2.28万亿韩元(约121亿元人民币),资产总额为2.12万亿韩元(约合人民币113亿元)。按此计算,悦达起亚已经资不抵债,资产负债率达到107.3%。

作为参考,此前宣布破产的北京宝沃负债率为133.5%,而刚被法院受理破产清算的广汽菲克为110.8%。由此,悦达起亚,“危”矣。

 

大起大落

 

早已驶出主流视野。

高负债率背后是起亚在华“卖不动”了。

销量数据显示,今年1—11月起亚在华累计销量仅8万余辆,其中11月销量5606辆。与其它合资品牌相比,11个月的销量甚至不如大众、丰田等1个月的销量。

 

 

而遥想20年前,一匹“千里马”曾在中国市场上刻下过“kia”的风光。

2002年,东风悦达起亚成立,由中国的东风集团和悦达公司,以及来自韩国的起亚三方组建而成。“国产车的价格,合资车的配置”,为其分到了中国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的红利。

数据显示,从2009年开始到2016年,东风悦达起亚销量挂上了加速档,一路从24.13万辆飙升到了65万辆,并跻身乘联会发布的“2016年合资品牌销量榜单”前10名,位列第9。

然而,站上巅峰片刻,其下滑的速度更是惊人:从年销65万辆下滑到24.9万辆,东风悦达起亚只用了4年时间。2021年,其销量仅剩下16.34万辆,而按照目前的销量推算,今年则很难突破10万辆大关。

 

 

如此戏剧性的一幕,缘何会发生于此?

彼时,市场主流声音将其归结于“定位策略失误”。众所周知,从千里马到赛拉图,再到k2、k3、狮跑、智跑、k5,起亚在华一直走得是性价比路线。毫无疑问,这种做法能让销量快速提升,但近几年在自主和豪华车企的“上攻下压”之下,这种优势便不再存在。

而面对失宠,东风悦达起亚有“自救”,但又不多:

在产品端,降价促销成为主要手段,对于推新车型却不上心,基本上是对现有产品进行频繁更新;

此外,东风悦达起亚还自乱阵脚,迷信“换帅如换刀”的玄学:

自2017年起,5年时间更换5任总经理,其中2019年还首次引入中国籍总经理李峰,以迎合中国市场,但也仅维持了一年时间。而频繁的轮替,不仅让公司战略无法延续,也影响了产品研发、错失产品转型的时代风口。

 

 

至此,下跌仍在继续,亏损也随之扩大。根据相关数据统计,2017年-2021年,四年半时间东风悦达起亚公司累计亏损90.35亿元。可以说,在短期内实现扭亏已无力回天。最终,东风汽车抽身离场。

 

再搏一把

 

一个新的时代。

2021年11月19日,东风汽车退出三方投资公司,正式结束长达20年的“起亚情缘”,结束合作后,东风悦达起亚更名“悦达起亚”并发布了全新logo。

今年年初,起亚与盐城市政府和悦达集团签署协议,起亚与悦达组建新合资公司,双方计划增资9亿美元,共同目标是未来10年在华产销量超400万辆。可以看出,起亚品牌仍想在中国市场搏一把。

 

 

而这一轮的赌局,明显下了重注,且第一刀就砍向了产品端。

“未来起亚不再生产10万元以下车型,要摆脱性价比标签,实现品牌向上。”起亚汽车总经理柳昌昇表示,恢复到东风悦达起亚销量鼎盛时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达成的,起亚会考虑先提升品牌形象,不会一味追求销量目标。

与此同时,导入全球热销车型,也成为起亚眼中能复制成功的路径。

 

 

去年下半年,起亚将在北美销量火爆的第四代嘉华几乎照搬到国内;今年11月初,起亚第五代sportage狮铂拓界正式上市,这款紧凑型suv累计全球销量超过660万辆,其地位相当于rav4之丰田、cr-v之本田。

但现实却狠狠打脸。扉旅汽车查阅数据显示,今年前10月起亚嘉华中国累计销量为2325辆,月均销量仅有200辆左右;而狮铂拓界在上市首月零售销量仅为333辆。

 

 

“传统燃油车方面表现不佳,至少还有一定的市场份额。可面对蓬勃发展的新能源市场,起亚的表现更让人绝望。

据报道称,在新能源领域,起亚在华推出的车型仍以油改电为主,旗下的k3 ev、k3 phev、k5 phev今年累计销量分别为3辆、78辆和0辆,可以称为真正纯电动车的ev6要2023年才引入中国市场。

按照起亚的战略规划,其计划从2023年开始,将在每年推出1-2款纯电车型,到2027年扩展至6款。但反观同是合资品牌的大众,计划到2025年在中国推出不少于40款纯电动汽车,即便是保守的丰田,更是在 2021年携16款电动车型亮相,足见其决心。

对比之下,起亚想要延续品牌生命力,显然还需更多的诚意。

 

 

如今不舍离开,但翻身太难:燃油车止不住颓势,新能源跟不上节奏。

长此以往,很难说起亚不会走上广汽菲克的老路,在一番挣扎无果后离开,仅留市场一声叹息。